补档 20220320-20221020
“方圆十里的百姓们都认识,那只常年窝缩在盟旺山半山腰岔路口的瘸腿小狐狸。它从不怕人,老人们喂它,小孩们也喂它,山路修成了柏油马路,盟旺山成了景区,就这样几代人过去,小狐狸依然浑身洁白,不见衰老,总是瘸着一条前腿,等候在那个岔路口”
这是忽然醒来的一个清晨,有些冷,惊讶的发现窗户上凝结的水汽,有种昨夜……[展开全文]
补档 20220320-20221020
“方圆十里的百姓们都认识,那只常年窝缩在盟旺山半山腰岔路口的瘸腿小狐狸。它从不怕人,老人们喂它,小孩们也喂它,山路修成了柏油马路,盟旺山成了景区,就这样几代人过去,小狐狸依然浑身洁白,不见衰老,总是瘸着一条前腿,等候在那个岔路口”
这是忽然醒来的一个清晨,有些冷,惊讶的发现窗户上凝结的水汽,有种昨夜……[展开全文]
英国这两天的炎热,令人头脑闷沉,觉察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也许是大脑已经没有盈余去做这些思考。
总之这不是我生存所适宜的温度,它会让我丧失很多东西,包括那些无名无状的敏锐。
(如果连温带海洋气候的夏天都已接受不了,约等于武断地说这个世界早已不适宜生存)
相比于夏天我更喜欢冬天的原因,还有其一是这样炎热的气氛会抹去很多我留下的痕迹。
我记不太得夏天的……[展开全文]
赋魅的本质是用自己的失权来让他人失权,一次能害死两个人。
那种感觉就像,你说你不读了,忽然一下所有的人都不爱你了。
是的,就像规则怪谈一样,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身边的所有人都忽然变成了怪物。
大多数时候不是你对爱的要求高,而是你对爱的理解狭隘。
专注力就是我的生命力。
其实再次想来,那些毫不犹豫地断舍离的场景,只是刚好有合适的环境和条……[展开全文]
原来“状态”并不是突然就回来的,以前都先入为主了,总觉得“过了某段时间”应该很快就会好起来吧。
其实当然不是的,能睡一觉起来就恢复的情况,大都是情绪洪流覆盖了感知,事件结束,状态自然恢复。
而足以改变脑结构的那些东西可不一样,侵蚀是缓慢的过程,你要和创造它们时一样,一砖一瓦的推倒它们,否则只会把自己连根拔起。
“意义是分泌出来的,而非注射。”
……[展开全文]
摘抄存档:《九州缥缈录》羽烈王轶事
摘抄这篇存档的原因是刚刚读完了《刹那公子》,发现它是九州世界观下的番外。https://cyrus19.cc/shuoshuo/1536
“秋天是南淮最好的时候,十里霜红开了,有钱的人家飘船看花,一上午都看不尽凤凰池上的秋玫瑰,秋天南淮会起雾,雾气里面,秋玫瑰的颜色尤其艳丽。满城的桃枣也都熟了,果树的树枝一直……[展开全文]
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你的同学/朋友/玩伴,或者说在你人生的某个时段,一群人一起玩,他也在其中。
没有任何“异样”,至少你感觉如此。
后来大家因为毕业、工作等原因离别了,他就真的和你们这群人“走散”了。对于其他人,兴许你多少还有所联系,朋友圈会看到他们的新生活,偶尔点赞评论,逢年过节不痛不痒的来上一段,或者干脆不再联系——但……[展开全文]
对我来说,我真的很需要一些“心真正平静”的时刻。
听起来所谓的这种时刻有点抽象,但其实它对我来说很具象,我对它的感知非常敏感,能够精确地分辨出这样的时刻或者说时段。
但我无法准确描述“真正的平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但它的要求非常之高,而且非常纯净,总之我自己是否处于这种状态我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因为我曾感受过、触碰过(我曾经在某几篇随笔……[展开全文]
又是偶然想起的东西——是之前一位老师回复过我一段话,当时留下了存档,于是顺着关键词翻找到了我的这段暴论,是作为时光胶囊之一被存档的一段字。
【存档项】当时那位老师的回复:
那么,回到现在的时间、现在的课题,你是何时开始不用行为去定义一个人的?
……[展开全文]
日寄 | 20250501
引导型恋人?好恶毒的一个生造概念。
——无论从哪个方面哪个视角,只要拿出来说,其本质都是一种“迫害”。
对于最近AI绘图的再一次强起,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角度的诘问:
传说中马良的神笔现在已经就在你的手中,那么请问:你会拿它画些什么?
当技术不再是门槛,也扯掉了借口和挡箭牌,你必须要直面那个问题了:你的灵魂,有趣吗?……[展开全文]
昨天是第一次和二导聚餐,导师问我平时都干什么?
我意识到他是在问我除了工作学习之外,用于消磨时光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这么思考的原因很简单,这是我们除了工作学习之外,第一次有生活上的接触,于是平日里没机会去了解对方的问题,自然就会在此刻好奇一下。
我卡壳了一会儿才吐出几个字:“读书……呃,还有,看电影。”
说完之后我马上注意到了气氛中微妙的尴尬—……[展开全文]
最近这段时间,我逐渐开始不习惯房间里开灯时的光亮,不习惯开口说话,开始喜欢看别人热热闹闹的、但我必须身处其外,开始变得“享受”那种心脏偶尔泵动一下的酸涩,还有逐渐蚕食自我的孤独感——可惜孤独这个词早就被滥用了,以至于我无论放到哪里提及,都显得矫揉做作——我只是想说,我知道这很危险。
我的日常变成什么样了?
说起来奇怪,看起来变得更自律了,更健康……[展开全文]
(补档,是Gap那一年在国内的一个梦;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会因为读博而再次回到英国。)
“是清晨安静的厨房,是夜归漆黑的窗。”
我做了一个梦,一个我还在布里斯托生活、没日没夜追赶着无尽ddl的梦。醒来后一阵恍惚,仿佛在现实中留学的那两年才更像个春秋大梦,现实中的一切,远比梦本身要梦幻。
好似是布里斯托夏天特有的燥热,天空是青蓝色,妖风随地而起。去……[展开全文]
我最大的野心,就是想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但其实我知道这是我死亡焦虑的一种具象化,因为我心底并不是真的想为了“造福人类”、“拓宽人类知识边界”这种崇高信念而努力,而是我想让这些东西代替我继续存在,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被人记住更久。
“那为什么不生个孩子呢?”
的确如此,很容易发现,很多人生儿育女的背后也是一种死亡焦虑,如果先撇开这个宏大命题……[展开全文]
20250403
刚刚突然想起这段,在网站上没搜到,原来是没发过。
通常来说,我觉得没有必要在分手后恶言相向,甚至无需置评。
正因为你们相处过,所以你才能够透过“关系结束”的放大镜看到这些你细细掰指的缺点。
而现实中你所遇到的几乎所有人,都会有一些你所不能容忍的特质,这些特质你可能都无法求同存异,但就是因为你跟他们的距离没有那么近,因……[展开全文]
日寄·编外 | 20250403
根本无路可走的情形,其实是每个人都选择了“绝不能有路可走”。
这是一个可以完全确定的死局。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允许自己说“我累了。”
“交流是自说自话,在水中拨弄自己的倒影。”
(无意识输出备忘录 20220729-20221018)
恋爱到最后对对方恶言相向,看起来是对对方的否定,其实本质上是对自己的否定……[展开全文]
迎着阳光盛大逃亡|随笔20250308
最近英国的天气连续几天都特别好,阳光灿烂,没有早春的寒峭、只有暖意的明媚。
恰巧这几日一直在外奔波,每次坐火车都能遇上夕阳被裱在车窗里,一直盯着出神的话,窗外就像一张无限播放的Live图。Northern家的火车总是晃晃悠悠,阳光伸手抚弄奔流而过的栅栏,眼前忽闪不定。
就这样,我在火车上……[展开全文]
发现了一个自己的思维局限,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事情的开始是我在和一个老友聊天。
她许久后回复了我之前的消息(消息是什么不重要),说让我不要想太多,然后又发了这样一条消息给我:
“总是感觉你的思维和别人一样”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几乎是想立刻蹦起来回复她:你还是那么喜欢评判别人啊。或者回复:开口就又是在定义我吗?
但还没等我回复,她突然……[展开全文]
又一年惊蛰正中央,天光将长,还在英国的话,这次要在夏至那天杀点什么?
我对惊蛰的印象定格在了那个场景:被无辜捧为神明的少女最终死在了第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惊蛰那天清晨,她躺在湿漉漉的、却永年干枯的草地上,没有血泊、没有表情、没有痛苦,她双手轻搭在胸口,身形单薄得像是没有重量——是一只沉睡的雏鸟跌落在错误的季节。
太阳再次升起的那刻,以她为中……[展开全文]
昨天和老七久违的见面,我们聊到了一个话头——注意力丧失/退化——当时没能展开讨论,但这是一个我一直以来都想好好探究一下的话题。
2024-2025元旦跨年的时候,我写了一个“下四分之三世纪”,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描述对不对,但我们似乎确实活在一个相当特别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最吊诡的寓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的获得海量信息……[展开全文]
“沿着费尔德大街向南,有一座面包坊。坊主天性孤僻,鲜少与人交流,但这并不妨碍只有他能将您领到市区对岸那座早已荒废的海滨码头。也许您能在那儿找到我。”
这段描写已经在我脑海中持续而肆意地生长了好多年,字里行间豢养着一个完整又迷人的世界,现在她像是一座迷宫,从未有人涉足,只有我得到了半页碎纸,上面记述着这段文字——去到那个平行世界的唯一线……[展开全文]
我突然发现我为什么喜欢像素风了。
那些由像素构成的模糊景象里,有大量可供我想象的空间,正是因为不清晰,所以才有这样迷人的“向往感”。高精度图像用细节填满视觉,像素画用模糊激活想象。
那些由像素构成的画面里面的每个元素,每个物品,每块岩石,每片海洋,我都能想象的出它们真实的纹理,材质,反光,它们“借调”的都是我大脑中对这种元素最美好的贴图——观看……[展开全文]
啊说起来,我之前也用香水,当然了,了解我的话就会知道我肯定是不可能自己去挑香水买香水的,从小到大二十来年,我几乎没有一件衣服是自己挑的,穿搭、时尚和外在形象一类的东西一直都是我的盲区。
所以说回香水,之前一直用的那款香水自然也不是我选的。那时我刚上大学,对此不仅一窍不通,甚至还很排斥。
香水是大卫杜夫的“冷水”,是一款水生调的香水。
我一直都觉……[展开全文]
“我可没骗你 就像那月色 口感轻淡而透明
当然也能一笑而过 但我会一直等待”
嘘月
那天,我判断我无法一人入眠,于是睡在了大花家,就和2021年“除夕大逃亡”那天一样,我连夜订好了去南安普顿找聂桑的车票,才昏昏然睡去。
其实我本来就喜欢和他们一起熬夜,哪怕自己的状态很差。
我睁着迷离的双眼,精神早已游离在游戏之外,手里拿着桌游的牌,他们说着笑……[展开全文]
这是我的爱好之一,在夜晚听着歌从家里出发,随便选一个方向一直走,看到哪条路更吸引我就往哪条路拐,一直这样随机也不随机地走下去,等到耳朵里的歌曲快被冷风淹没,我开始感知不到那些节奏。
然后开始根据脑中的印象找往回走的路,有时候越走越陌生、觉得自己快要迷路,有时候又突然遇到了刚刚有印象的标志物,于是知道自己刚刚都走对了。它们可能是便利店的招牌……[展开全文]
比起电子邮箱和即时聊天工具,我还是更喜欢书信,我很享受这种执笔手写、贴邮票、制火漆、然后亲手投入红色邮筒的感觉。
我之前还专门写过一篇“抨击”即时聊天工具的随笔(没有公开发布过),同时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尽可能避免自己被工具套牢,所以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的“不回复权”不被干扰。
当然,我也可能只是掉入了一个陷阱而已。
我还有一些……[展开全文]
[[想象力解限]]:
做梦就像是人类特有的“想象力解限”的时刻,是唯一一种你可以使用大量发散思维的时刻。而一旦你醒来,所有思绪都会受到“逻辑思维”的“限制”。
浴中奇思:关于“想象力解限时刻”的概念补充。
写作是一种将一系列大脑神经元电位反应具象成人类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但这是一种强限制和束缚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语言和文字本身都将我们封锁在……[展开全文]
今天晚上,英国初雪。
我的身体一直都很抗冷,直到十一月的下旬我还穿着秋季的两件套——一件薄衬衫加上没有内里的冲锋衣,这几乎是我的固定搭配,有时候内搭还可能只是短袖。
所以其实英国的气候蛮适宜我的,“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初中地理老师的大嗓门给我种下了到现在都能脱口而出的知识点。
我不讨厌下雨,也不讨厌阴天,因为我不爱出门,疫情期间对我的……[展开全文]
关于记忆力
老白说他记忆力很差。
问我花了多久记住了自己在英国的电话号码,我想了想,我好像一直都记着,也没花多长时间,也没刻意去记。前几天我正好又买了一个新的手机卡,试着背诵了一下号码,确实记得住,能脱口而出。
老白说他花了四年。
他之前有说过他记不住人名,很夸张的那种记不住,可能每天相处的人都要花两周的时间才记得住(我……[展开全文]
好久没更新“日寄”系列了。
Ni(内倾直觉)像是人类在对抗不确定性、信息缺失时,所进化出的能力。
迷信知识者是很危险的,这和所谓的慕强并不一样。
“人类在思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时,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在芬兰语里,北极光是‘狐狸之火(Revontulet)’的意思,古芬兰人认为北极光是由狐狸在雪间奔跑,尾巴不断扫起雪花,……[展开全文]
关于背景故事,其实蛮难说的,这件事牵扯的东西太多了,我一时间不知该从哪儿说起,是先讲今晚的见闻,还是从刚认识老白那会儿讲起?
虽然标题如此,但其实跟塔罗牌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无论今晚抽什么牌,我都会自己思考,不会把决定交给它。而且我也没问我该作何决定,因为我觉得我可能不一定有选择,或者说这根本不是一件需要做决定的事情。我只是问了塔罗这件事对……[展开全文]
想吃豌豆角。
家乡的豌豆角。
我老家的豌豆角。
那个庭院水泥地面的裂缝中长出绿色小草的童年盛夏,奶奶从隔壁拿过来的,用正航钙奶饼干包装袋盛着的热气腾腾的豌豆角。
“怎么做的呢?”
“谁知道呢……就是水煮吧。”
[已显示全部内容]
蔽,原意为遮蔽,引申为概括。这里我想暂时抛开引申义的“概括”,就单单使用遮蔽、蒙蔽之义来解释该词,并由此展开。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真正有用的“信条”都无法简单地用一句话来完全概括,更不用提一些特定观点了,失去了原有的情景和前提,这些话都会变得“摇摆不定”。
但恰巧这样的“信条”,又很容易被总结成一……[展开全文]
“你说,我们还有几个明天?”
她每次问我这种问题的时候,我都不想直视她的眼睛,想都不用想,一定是那种失了神般的空洞。
她没说“有多少个明天”,而是用了“几个”,我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真的时日无多了?”说完我就后悔了,简直是废话,我在重复已知答案的问题。
“那还有多少?”她似乎洞穿了我的想法,换了用词,但效果并未好上几分,周……[展开全文]
已经坏掉的八音盒。
我还没来得及写出那些被我扔掉的过期腊肠的酸涩味道,不过终有一天我会写完,毕竟这是个有始有终的故事。
我看到了你频繁锁止又盛开的朋友圈可见范围,我知道你仍在与自己或空做着斗争。请不要放弃,实际上无人在你之前,你也不会走到任何人前面,万物一瞬。
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详情见 “理工脑”与真假舒适区 的评论区)……[展开全文]
哪怕是你总能在学习某个特定领域时快速进入心流(Flow)状态,也并不意味着你在这里就有天赋。
我发现,在我学习一些特定领域的新知识的时候(甚至只是复习/梳理旧知识的时候),会让我处于一个“很舒适”状态,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废寝忘食”是个很真实的写照。
这跟我平时做的其他“新知摄入”的活动不同,既不类似于读书、写作、练鼓这种慢性积累,也……[展开全文]
整个互联网在2022年11月30日开始慢性死亡。
——当然我指的是对于普通用户检索信息的部分。自从2022年ChatGPT发布以后,生成式AI火速遍布了整个互联网,于是网上的信息开始变得“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当然,以前也是这样的,只是现在更糟糕了。
换句话说,那些能搜到的、展示到人们眼前的文字,变得更加不可信了。
这一点变化尤以中长篇信息……[展开全文]
“人死了会变成星星,是不是。”
阿嫣问我的时候,我以为她家哪个亲戚又死了。
七大姑八大姨,死着死着就到族谱三环外了。
我想了想。
“是,会变成大熊座,连成北斗七星”
阿嫣很开心。
“我喜欢熊。”
就在昨天,阿嫣也变成这些星星中的一颗。
其实我不相信她会死。
做爱的沙发还有她身上的味道,家具老旧多有破……[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