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漏勺板

511 日 , 2025 22:14
DEBUG – 你平时都干什么?

昨天是第一次和二导聚餐,导师问我平时都干什么?
我意识到他是在问我除了工作学习之外,用于消磨时光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这么思考的原因很简单,这是我们除了工作学习之外,第一次有生活上的接触,于是平日里没机会去了解对方的问题,自然就会在此刻好奇一下。

我卡壳了一会儿才吐出几个字:“读书……呃,还有,看电影。”

说完之后我马上注意到了气氛中微妙的尴尬—……[展开全文]

无人忏悔

509 日 , 2025 12:23

多多走神,看我满面愁容;

反复,反复。

506 日 , 2025 14:56

我压根没歌颂过“爱”

503 日 , 2025 17:12

实验失败实验失败实验失败…

在周五实验失败是最令人焦虑的,接下来的三天假期根本不会好过。

虽然知道这是做研究的常态,但是适应它就一定是正解吗?

502 日 , 2025 19:24

20250502 事记

502 日 , 2025 1:13

“我很担心你。”

428 日 , 2025 13:39

我还是想成为一个疯子。

422 日 , 2025 7:06

我在寻找一个去月球的方法。

417 日 , 2025 3:28

氷解

冰释

412 日 , 2025 13:49

死神逆位,简直像是对我的严重警告。

410 日 , 2025 20:02

过了。

410 日 , 2025 18:32

问题就在这里啊,你没办法做好粉身碎骨的准备,总觉得有希望能成、总觉得来得及、总觉得本能做到,你根本不准备接受失败,所以也接受不了所谓“最坏的后果”。这些你一定都是知道的,如果总以“只要最坏的后果能接受”出发去做事,就免不了事事黯淡无光,甚至一事无成。

 

直面恐惧和焦虑是唯一最优解没错,但人脑中的意志不是那样子运行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必须在那些风平浪静的日常里多多未雨绸缪。他们说的那些,什么做好粉身碎骨的准备,什么只凭一腔孤勇的,都是在给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找个理由。

409 日 , 2025 19:21
荒岛 -2025-04-07

最近这段时间,我逐渐开始不习惯房间里开灯时的光亮,不习惯开口说话,开始喜欢看别人热热闹闹的、但我必须身处其外,开始变得“享受”那种心脏偶尔泵动一下的酸涩,还有逐渐蚕食自我的孤独感——可惜孤独这个词早就被滥用了,以至于我无论放到哪里提及,都显得矫揉做作——我只是想说,我知道这很危险。

我的日常变成什么样了?

说起来奇怪,看起来变得更自律了,更健康……[展开全文]

梦记录:布里斯托 -2023-02-01

(补档,是Gap那一年在国内的一个梦;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会因为读博而再次回到英国。)

“是清晨安静的厨房,是夜归漆黑的窗。”

我做了一个梦,一个我还在布里斯托生活、没日没夜追赶着无尽ddl的梦。醒来后一阵恍惚,仿佛在现实中留学的那两年才更像个春秋大梦,现实中的一切,远比梦本身要梦幻。

好似是布里斯托夏天特有的燥热,天空是青蓝色,妖风随地而起。去……[展开全文]

日寄-2023-10-10

(是来自时间胶囊的一封日寄,那时我刚下飞机,开始第二次留学英国,心里的留白还没来得及填充。)

· 我当然以为再也回不去了,留学这种一开始就知道会像火流星一样的时光,不用尝试抽离就已经知道只能用来怀念。所以直到我过了海关走出曼彻斯特机场时——蓝调的冷空气和似乎永远阴霾的超低天空——我才意识我又回来了。

· 飞机要在天上飞10多个小时,在这段物理上……[展开全文]

养不活的那盆水仙

407 日 , 2025 14:49

我所选择的只是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伴随着缺乏实感,并不与现实过多交融,但终归落地于现实——并非是我总想选“看起来困难的那条路”。

407 日 , 2025 4:22
死亡焦虑

我最大的野心,就是想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但其实我知道这是我死亡焦虑的一种具象化,因为我心底并不是真的想为了“造福人类”、“拓宽人类知识边界”这种崇高信念而努力,而是我想让这些东西代替我继续存在,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被人记住更久。

“那为什么不生个孩子呢?”

的确如此,很容易发现,很多人生儿育女的背后也是一种死亡焦虑,如果先撇开这个宏大命题……[展开全文]

想吃藤椒鸡。

404 日 , 2025 10:37

那冲突如此清晰,如此明亮、如此寒冷。

从未期待和害怕一扇门被打开,那失望的眼神你又会记多久?

404 日 , 2025 10:25
坠入“恨”河-2022-09-17

20250403
刚刚突然想起这段,在网站上没搜到,原来是没发过。


通常来说,我觉得没有必要在分手后恶言相向,甚至无需置评。

正因为你们相处过,所以你才能够透过“关系结束”的放大镜看到这些你细细掰指的缺点。

而现实中你所遇到的几乎所有人,都会有一些你所不能容忍的特质,这些特质你可能都无法求同存异,但就是因为你跟他们的距离没有那么近,因……[展开全文]

“我很担心你。”

 

其实离别那天我就知道——已经不能算是预感、而是一种平静的确定——那一定就是最后一面了,就是结局了,我不会再回来到这里了。

 

于是我在那个偶然遇到的横幅上签了个名字,在四下无人的桌子上吃了顿快餐,我尽可能的留下印象,留下痕迹,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在此地最后的时光。

 

我还和一个陌生人交换了信物,车开动前,她突然跑过来,要和我交换联系方式。我慌忙起身摆了摆手,匆匆走进闸门,野猫逃窜似的。

 

啊,原来是这样——其实你什么都留不下,也什么都害怕留下。

331 日 , 2025 14:05

根本无路可走的情形,其实是每个人都选择了“绝不能有路可走”。

这是一个可以完全确定的死局。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允许自己说“我累了。”

324 日 , 2025 20:51

祝你周末愉快

当然周一也是

尽早做完实验

尽早多一些自己的时间吧

323 日 , 2025 18:37

3047

323 日 , 2025 1:04

散为星尘

317 日 , 2025 21:55
迎着阳光盛大逃亡

迎着阳光盛大逃亡|随笔20250308

最近英国的天气连续几天都特别好,阳光灿烂,没有早春的寒峭、只有暖意的明媚。

恰巧这几日一直在外奔波,每次坐火车都能遇上夕阳被裱在车窗里,一直盯着出神的话,窗外就像一张无限播放的Live图。Northern家的火车总是晃晃悠悠,阳光伸手抚弄奔流而过的栅栏,眼前忽闪不定。

就这样,我在火车上……[展开全文]

“认知免疫”

发现了一个自己的思维局限,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现场

事情的开始是我在和一个老友聊天。
她许久后回复了我之前的消息(消息是什么不重要),说让我不要想太多,然后又发了这样一条消息给我:

“总是感觉你的思维和别人一样”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几乎是想立刻蹦起来回复她:你还是那么喜欢评判别人啊。或者回复:开口就又是在定义我吗?

但还没等我回复,她突然……[展开全文]

惊蛰正中央

又一年惊蛰正中央,天光将长,还在英国的话,这次要在夏至那天杀点什么?


我对惊蛰的印象定格在了那个场景:被无辜捧为神明的少女最终死在了第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惊蛰那天清晨,她躺在湿漉漉的、却永年干枯的草地上,没有血泊、没有表情、没有痛苦,她双手轻搭在胸口,身形单薄得像是没有重量——是一只沉睡的雏鸟跌落在错误的季节。

太阳再次升起的那刻,以她为中……[展开全文]

这种“藏污纳垢”的真诚确实会被不断买单,只要阅历足够多,掩耳盗铃就会一直成功。

把自己骗到相信了也是一门技术活嘛。

303 日 , 2025 2:51

那过去已不再需要我,那几些年前有人为你许下的愿望会重新开始扎根发芽。

于是我想起了以前江南在书里摘抄过的那段《圣经》: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守住了。”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

“爱唱歌的女孩被埋在花下了,连带着她的野心、残暴和谜一样的往事。”

意象分明不同,但在我的脑海中它们好像很自然地就联结在一起。

301 日 , 2025 21:45

“Hey Siri, 删除所有闹钟。”

“你要删除所有闹钟吗?”

“是。”

225 日 , 2025 7:39

为何中意我这种无赖,是话你蠢还是太伟大。

221 日 , 2025 1:11

只是将计就计,如果你非要问的话。

203 日 , 2025 16:05

我有一个很大的计划。

我只想看看它未来会生长成什么样子,所以我打算只凭借好奇心和冲动自然地推进这个计划。

203 日 , 2025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