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寄。
GPT和各种作画AI兴起后我发现,语言真的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我们本身就无法用语言详尽地描述任何概念或实体。因为自语言出现或被发明之初,没有人想过语言会被用于如此复杂且精准的描述场景,事实上我们也确实不需要语言能够完美表达一切,也许未来的脑机接口会弥补现在的缺口。
这让我想起了我以前读过的一篇论文,《The physical limits of communication》,即“通信的物理极限”——为什么任何足够先进的文明的通信都与噪音无异。
其中观点:“也许外星文明的信号确实隐藏在宇宙微波背景噪声中,但原因却并不是外星文明有保障自己生存和扩张的复杂阴谋,而是非常简单朴素的原因:通信效率。”
简单说就是,越是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其信息内容越是接近于白噪声,以致于信息的熵高到容易在自然条件下自然产生。
这篇论文有严谨的证明过程,而我有个不切实际的猜想:也许脑机接口采集到的数据就是和乱码无异,也许现在人们正在从这种接口处读到乱码,却以为这是无意义的噪声,但其实所有人脑传出的数据都在这里面了,而我们的语言并不是为此而被“设计”出的导致了我们不能识别如此高效的信息。
在火车上假寐时突然闻到了一丝丝柴火的味道——那是昨晚做的一个梦,温柔乡般的气氛,令人着迷的精彩故事,可我怎么都无法再想起更多东西了,除了这些隐约的氛围感。
于是我突然理解了艾伦在第一季第一集开头的那一句:“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大家都知道第一集的标题“致两千年后的你”就是全篇作品最大的一个伏笔,而为了填充这个梦的细节,谏山创写出了整部进击的巨人。
可能在梦里时间被无限延伸拉长,好似过完了一生一样漫长,但是醒来后就是一个细节都想不起来了。
我曾以为枕头是寄梦的容器,每次我一贴上去就能想起一些曾经的梦的细节,此刻我终于明白,这些梦都只存在于我的脑中,当我意识游离出现实世界时它们就会浮现,像是大脑运行所必须的“空闲任务”,它帮助我“活着”,使我的意识“始终存在”。
“你问我这世界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乱?我说这其实都在我的预料之内你信吗?”
“信,像你这种天天思考世界末日什么时候到、人类什么时候灭亡的人,现在这个情况对你来说确实不意外。”
当歌曲的节奏赶上思维的节奏时,我可以毫不费力的进入心流状态。只是这种状态条件相当苛刻。
这个“节奏”不是指的歌曲的节拍或者什么乐理上的东西。而是这首歌中,独属于个人理解的歌词、独属于个人印记的意境,还有好多主观体验上的因素的结合形成的“节奏”。
我给琳看了我在火车上胡思乱想产出的三条随笔,她蛮喜欢其中某个片段,她说:“你很适合不被打扰、听歌的时候创作”。
这句话令我恍然,是啊,我需要很多这样的时间
——“被迫不能做正事的独处时间”——
比如现在的火车上,这趟旅途时间不短不长,似乎只适合发呆。
我本想在火车上休息睡觉,很想强迫自己停止思考,但这种时候偏偏灵感涌现,值得记录的想法一个又一个冒出来,我就不得不频繁地打开备忘录记下来这些闪念,无论我现在多疲惫,错过了这些忘记了这些对我来说太灾难性了,所以结果就是整个旅程都不得安眠。
P.S. 火车启动时的细微震动,比行进时的颤动更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好似很多方面都被设定为“对变化的东西敏感”,是不是?
我上了十几年的学,gap这一年却是最累最焦虑的,听起来真的不可思议。大概是因为我所在的教育环境,导致我根本无法合理的接受自己停下来休息这一事实。
P.S. 请把本条开头的6也考虑进正文。
我花了三年时间才搞明白了我现在的“循环”作息是因为我的人体生物钟有25个小时导致的,在发现后我已经开始准备利用它而不是对抗它了。第一步是先就此问题去看看医生。
“旁边学生模样的少年举起手机给老人看,遛狗的老头眯缝着眼,对暴风一样席卷而过的信息流有些半懂不懂的敬畏。”
——默读
灵魂的环路:(这条是补的)
你有没有过一种感受,像是既视感的反面体验:生活明明正在上演,你我还都在舞台上,却突然开始怀念此刻。
“我看着那些刚刚写出的文字,看着还在我身边说话的你,瞬间有种被击中的感觉——耳朵里的声音变得钝化,意识抽离体外,你发现我的眼睛不悲不喜、平淡如水,彷佛刚从十年后穿越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