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些碎碎念,和自我观察记录。-2021-09-14

最近的一些碎碎念,和自我观察记录。
近一个月来对文字的敏感度都持续低迷,反映在生活中就是浮躁兴奋,颇有些社交牛逼症的感觉。
猛地一回头,看到自己近期居然那么活跃、那么排斥独居、那么不怕社恐的种种行径,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

我隐约感受到性格里的有些东西是成对存在、此消彼长的,最直观的比喻就是荣格的八维功能了。如果想要两端延伸全面发展,就会像是扯皮筋一样哪一端都寸步难行。
某一功能的发展会抑制另一功能的发展,我确实有这样的感觉。

听爸妈和亲戚说,我小时候有两年时间,大概八九岁的时候,特别能说话,谈天说地,滔滔不绝,把自己看书看到的天文地理全方位输出,知道的高昂陈述,不知道的自信推理,牛逼到不行。
然而就在下一年,我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忽然沉默寡言,一直持续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我印象里别人对我性格的评价非常一致,大人说稳重、文静,同学说闷骚、呆逼。

话说回来,我能记得我特别能说的那段时间,也能记得沉默寡言的那段时间,但中间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转折点也非常平滑。
后来我读了一些荣格的理论,也许是别人的见解——关于童年成长时期人格的行程过程,并非是线性的、也不是梯度的。
换句话说,人格的第一功能虽然是最常用最主要的功能,但往往不是一开始就在发展的。相反,弱势的第三四功能,才有可能是先行发展的。

这么看还是有道理的,小时候的那段能说会道的时间,大概是内倾情感(Fi)和外倾感觉(Se)的使用,后来忽然变得沉默,大概是外倾思考(Te)导致的,而最后占主导的内倾直觉(Ni),却从来没有什么迹象。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被一些人吸引——拥有自己身上欠缺功能的人。
我想了想我的恋爱历程,直接惊呼读心,确实无一例外都是“感受”与“体验”为主导的人。
说不清楚为什么“会玩的”、“精致的”、“会享受生活的”人那么吸引我,但就是着迷,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见识了从没见过的生活,甚至间接塑造了我的财富观。

但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性格总会渐渐完善,熟练使用自己的主要功能后,就不再怀疑自己;了解补足了自己的劣势功能后,就不再好奇不再被吸引。
于是从这里,我才开始走向正轨。

我想这就是我现在的姿态——看起来很矛盾的姿态。
我既说自己喜欢独居习惯独处,但又有些渴望社交喜欢热闹(三个月前这些还都不敢想)。
于是社交场合不再过度耗能,独处也不再能有效的“充电”。

我想这大概是也是正确的,是“路”的一部分。
我要社交,也要独处。我要无脑,也要思考。
我要大声欢笑吹牛逼,也要端起相机拿起笔。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