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蔽”之

蔽,‌原意为遮蔽,‌引申为概括。‌这里我想暂时抛开引申义的“概括”,就单单使用遮蔽、蒙蔽之义来解释该词,并由此展开。

有道理的话都很精辟?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真正有用的“信条”都无法简单地用一句话来完全概括,更不用提一些特定观点了,失去了原有的情景和前提,这些话都会变得“摇摆不定”

但恰巧这样的“信条”,又很容易被总结成一句“富有经验”的话,让人听起来就感觉很有道理。

现今的网络上有很多强烈的观点输出,当这些观点和你心中的某些记忆或感觉重叠时,你会感到非常舒适,然后迅速的、下意识的认同。但其实另外一些反面的、令你难受、厌恶的观点,你也有可能在另一种场景和心境下欣然接受,哪怕这些东西和你之前所认同的观点完全相反

甚至对一个人的评价和认知也是如此,你可能之前通过听说、面相、行为对其印象很差,但在有契机接触并相处后,又对其“好评如潮”。但往往这时候人们会忘记自己之前对其做出的负面评价。


所以需要更加警惕地去看待这些“强确定性”的言语,无论它们是否符合个人偏好。

特别是那些“强排他性”的观点,“朗朗上口”必然是以割舍了一部分现实为代价的。

也并不是说因为这样,所以人就不能发表绝对性和确定性的观点,最好在心里达到一种明镜般的平衡,You are what you say,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语言是思考的器官,它会塑造我们的思维。警惕地思考总是好的。

我曾经写过,大多数听起来就很有道理的话其核心都是一些蜿蜒曲折的隐喻和字词重构,让你听起来很有道理,就是它的绝大部分意义。如果你把它展开,会发现它的逻辑其实简单到毫无“信度”。

但是很多人又很会被这样的、非常精炼的一句话吸引到,乃至他会到处使用这句话,将其作为他“知识”的一部分,用来作为判断某事的根据,翻来覆去,这已然构成了他世界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

而这时如果你提出反对,可能会立马招致攻击,明面上的攻击,或者隐性的攻击,避无可避。在隐性攻击里,对方几乎不会在情绪上有任何表现,但会在心里基于此事对你下定类似“三观不合”、“此人不行”的判决,甚至之后在他谈起你的时候,会非常自然地贬低你。(在这里属于用最大恶意去揣测和夸张了,实际上不会发生这么确定的事情,但逻辑和道理是这样的)


其实很多观点类短视频的原理也是一样,它们通过隐藏了大部分“无法用一言一语能说清楚”的真相和“难以被消化和理解”的知识,转而用一种拐弯抹角的逻辑、简练地提出了一个总结,并通过使用各种相对笃定的词汇使人疲于“反抗”,再添加一些人们本身就易于接受的说辞,由此构成了这种能被反复点击和转发分享的“作品”。它的本质是胁迫人们进行认同。

还有一些电影解说,在看完这些“完整”又精炼的剧情后,人们会觉得自己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并且感到非常充实,也拥有了对其进行影评的“资格”。

似乎能一言“蔽”之的就是真理,精炼的就是精华。

“非理性”信念

经常看到一句话说:人们无法理解自己认知之外的事物。
我认为应该加以补充——除此之外,人们还容易对这类事物拥有一种超乎寻常的“非理性”认同。尤其是谈论该事物会对自己有利的情景。

比如以下三种特别容易遇见的情景:

  1. 感到“大方承认自己的不足”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时
  2. 进行“非理性”认同或凭空创造一种“理性”认知会提升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时
  3. 在无人能发觉的情况下凭空创造一种“理性”认知带来了成就感

非理性哲学中的“非理性”不是盲目、感性和反智的意思,而是相对于理性而言,非理性主义否定或限制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非理性的”这个术语,通常含有“为理性所不能理解的”“用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等涵义。我需要提醒普通读者,“理性”根本不等于“真理”,只是一种有适用范围的认知工具,它利于对我们所见所感的物理世界的改造而维持生命存续,它仅仅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法,认知工具中的一个,妄图用理性、逻辑来诠释世界的存在是不可能的,荒诞和滑稽的。逻辑是世界的一部分,但世界不以人的逻辑而存在。对“理性”的偏执和对“非理性”的误解是当下人类心灵中最大的病症。

——《重大人生启示录》

我想举个前段时间碰上的一件具体事例,事情非常小但非常细节,我能记住也是因为写这篇文章的最初灵感和动机正是来源于此事例。


时间,几日前;
地点,英国(我认为这件事的发生地点在英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之前一起住过一段时间的一个朋友,约我去一个从未去过的郊区大超市进行采购,正巧我家中屯粮见底,于是欣然应约。路上,我们两人都推了一个装菜的小推车,以代手提,不然以这个路程,提那么重的塑料袋回家我们一定会累瘫。

到了超市门口,我看到旁边堆叠的购物篮和购物车,随口问到:“我们应该不需要购物车了吧,买的菜直接装到自己带的小车里吧,应该可以吧?”

而他突然正言道:“是不行的,英国这里他们是不让带自己的,是怕那什么(偷窃),我们好像还是要拿个购物车……

但其实一直有个印度保安在旁边,于是我直接上前询问,我们能否拿自己的小推车进入采购,安保人员答复可以。
闻言后我拉着小推车便直直前行,朋友在后面向保安表现出各种惊讶的神情和疑问语气词。

(完)


因为之前和这个朋友一起住过一段时间,我也算是浅浅了解过他的一部分性格,而在此前也发生过许多类似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并不以为意。至于为什么我总要去捕捉这样的细节?我会否认我是个“较真”的人,我只是很习惯去戳穿这样的“凭空理性创造”,虽然这不会带给我什么具体的利益,但是能让我感到更接近“真实”,我也会借此提醒对方,试图用这种把戏糊弄过关是不可能的,我就是那个总会看破也说破的人。当然这种事其实根本无可厚非,它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有这种习惯的人我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看法,相反,大多数人都有这样那样的表演欲,这相当正常。

参考:

  1. 感到“大方承认自己的不足”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时
  2. 进行“非理性”认同或凭空创造一种“理性”认知会提升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时
  3. 在无人能发觉的情况下凭空创造一种“理性”认知带来了成就感

就此事例而言,朋友最初笃定地提出“自带小推车不能带进去”的规则,符合2的描述,一种地位提升(规则制造者);而保安就在身边,他决定不询问且“料到”我不会费精力时间说英语去询问,符合3的描述,无人能发觉的赌局;最后,他提出的“理性”规则被我打破,在我直直向前走后,表现出惊疑以及再度向保安确定的行为完全是一种夸张举动,部分符合1的描述,最后的“颜面”——大方承认

只是一次观察和建模,切勿上升。

附庸风雅:反叛即真理

之前有一个观点,是关于“反鉴擦”的。有人通过非常完整的逻辑链条详细阐述了该观点(这里暂时按下不表该观点本身,和本文主题无关),之后各个社区里就突然多了很多“鉴擦就是侮辱女性”之类“言之凿凿”的评论。然而他们可能根本就为什么是这样的,也根本懒得了解该观点的原委和逻辑,只要够明确、够独立、够有力、够一言蔽之就可以用来捍卫什么。反复地对这个道理进行自我认同,然后拿这些话来反驳/攻击/游说他见过的一切不符合该观点的事情。

其实慢慢地会发现,只要有什么话是相对反主流认知的,就会收到一定程度的追捧。一个火热的概念被提出,就会有另一个与之相反的“反叛”观点被追捧。

#待补充

产物之一:教条主义

概念释义摘自百科: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普遍意义上讲为,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

社会科学方面教条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一言“蔽”之本身就指向了“教条主义”,比如下面的摄影构图法,就是一种典型产物。

先上梗图:


三角构图,三分构图,等分构图,框架构图……概念越来越多,广度覆盖越来越大,几乎随便拿出一张“名作”你都能解析出一种构图。这颇有些使用优秀摄影作品分析马后炮的意思。

但实际上众多优秀摄影作品的内容和主题都是远大于其构图含金量的,而作者在拍摄时也可能根本就没想过用什么“法则”来构图。很有可能,能把一张照片拍的“不错”、“像样”,这种“构图法”根本不言而喻,摄影师下意识就知道该如何拍好照片了,而非需要这样的构图法去辅助。

当然,不否认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但能肯定的一点是,生搬硬套,根本拍不出好照片。将其奉为圭臬,就是一种衍生的教条主义

推一本书《照片的本质》,一本只有3000字的摄影圣经。斯蒂芬肖尔从源头解释了用在摄影上为什么构图比较僵硬。

他的原话比我还精炼,大概意思总结一下就是:

1.人眼看世界是没有上下左右四个框的。
2.摄影是从三维世界中框取物体,而不是从空白画布中添加物体。
3.构图只存在两种,一种是画面重要信息在画面以内,另一种是画面重要信息在画面以外。
4.照片可以将画面很远的东西与画面很近的东西产生联系。

我们几乎无法左右世界上的东西,只能改变自己的视角,挑选时自己觉得合适的拍摄对象,然后按快门。

——黑番茄

评论

  1. Macintosh Chrome
    1 周前
    2024-9-11 14:05:51

    这样的反思写的真好。很多人对于某些看似有真理的话拿来就用,是抱着着不需要思考的拿来主义的,很少有人会细细思考这句话背后是否经得起推敲,通常这些模糊的话能更好的适用于更多的场合,所以才会更容易被大家频繁使用。许多优秀的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被过度简化和解读的,任何试图用这种方式去理解或描述,都可能会忽略重要的细节和深层次的意义,也破坏了其完整性。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